服务大局彰显新担当——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系列综述之二
发布时间:2023-01-01
中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大局是什么,人大工作就服务什么。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把市委的殷切嘱托放在心上,始终把人民的热切期待扛在肩上,始终把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落实在具体行动上: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疫情防控、抗洪救灾、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市委中心工作,多批次深入开展视察调研与检查督导,形成了一批有深度、有见地的调研报告,为市委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提供了重要参考,抓在了关键处,干到了点子上。 此时此刻,站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工作收官的节点上深情回望,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不忘初心、依法履职的清晰轨迹,牢记使命、务实创新的铿锵足音。
强化监督服务发展大局
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更好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开展执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先后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于灾后重建和汛前准备等专项工作报告119个,先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31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市人民政府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1100多项,着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法治政府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公正司法。先后10次分别听取和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专项工作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认真办理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156项,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创新监督方式,服务工作大局。首次听取审议了市监委“廉洁从家出发”活动开展情况专项工作报告,为推进我市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探索了新路径;首次开展了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履职评议,有力促进了办案水平提升。连续三年开展城区集中供热、全市脱贫攻坚、优化营商环境和教育等方面问题专题询问活动,提升了服务水平,促进了工作开展。2020年首次运用特定问题调查的方式,对1406家各类午托部明察暗访、蹲点调研,摸清底数现状,找准问题短板,要求市政府尽快制定管理办法,丰富托管形式,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在托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加大监督力度,优化营商环境。2019—2021年,连续三年分别对市直有关单位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开展工作评议,共计收集网络投票80.5万份。通过召开整改情况推进会、满意度测评大会,每年对排名靠后的6个部门持续跟踪监督,对连续三年纳入跟踪监督的相关单位开展专题询问或专项督查。推动解决企业反映问题647个,赢得了基层和企业的一致好评,形成了我市人大监督工作的创新品牌,“优化营商环境评议”荣获市委2019年度改革创新奖三等奖。
地方立法重引领有特色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焦作市城市绿化条例》《焦作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焦作市公园管理条例》《焦作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焦作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地方法规,其中,《焦作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焦作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两部法规均属全省首例。今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佩戴口罩和使用场所码的决定》,为我市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了法治保障。 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先后制定地方法规11部,其中,与市委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的就达8部,我市立法守护生态文明的经验做法,在《中国人大》杂志和《河南日报》刊发,“立法守护生态文明”项目被评为市2021年改革创新二等奖。
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打出“组合拳”。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综合运用视察调研、听取审议专项报告、专题询问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监督,助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建功扶贫路·争当出彩人”主题活动,组织55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全员参与“大走访、提建议”,与贫困户结亲戚2800多户,办实事好事近3000件,展示了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创新开展“青春闪耀扶贫路”青年党员定期驻村实践锻炼活动,推动对口帮扶的孙窑村在脱贫攻坚中创造经验、取得成果。 选择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及乡村旅游等课题开展调研,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头进村庄、摸实情,与人大代表、市直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座谈交流,了解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举措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审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专项工作报告,建议加快机构建设,编制专项规划,在粮食安全、产业发展、农村改革等方面下好先手棋,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打好防疫防汛两场硬仗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人大常委会闻令而行,主动作为,出台了《关于依法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通过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佩戴口罩和使用场所码的决定》,为我市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了法治保障。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别牵头成立督导组,先后15次深入基层,对全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全覆盖、全方位、全链条、不间断明察暗访,推动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地落实。抽调18名机关干部下沉社区楼院,值班把控,排查摸底,服务群众。全市各级人大组织、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积极响应,捐款2200多万元,汇聚起同心战“疫”的磅礴力量,展示了人大代表的家国情怀。 2021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汛情,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发出《致全市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的一封信》,对全市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开展视察调研,支持政府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硬仗。机关党员干部响应市委号召,积极开展“访灾情、办实事”,多批次到分包楼院金林苑小区和修武县孙窑村开展志愿服务。
关注经济运行民生改善
对“六稳”“六保”工作开展集中视察,听取审议预算执行、决算、审计和审计整改等工作报告,建议市政府用足用活各项政策措施,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兜住民生底线;全面实施绩效管理,防范债务风险,开源节流、精打细算,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综合报告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专项报告,摸清我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围绕脱贫攻坚政策衔接、资金统筹、健康扶贫等问题开展专题询问,听取审议防汛抗旱工作报告,建议市政府全面做好隐患排查、预警演练、队伍建设、物资储备等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持续跟踪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查处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支持政府严格执法监管,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对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开展调研督导,建议通过多种途径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营造人人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助力“守底线、防风险、保安全、保稳定”工作,对金融风险防控、社区基层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工作开展视察调研,提出意见建议49条;围绕市委加快推进郑焦深度融合的战略目标,对产业融合、交通融合、沿黄旅游带建设和文旅融合开展了视察调研,推动相关产业错位发展、互补双赢,重塑再造区域竞争优势。 新征程新使命,新目标新担当。党的二十大发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号召,我市确立了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坚定“两个依靠”、闯出焦作新路,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新篇章的目标任务,市人大常委会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要求,不断守正创新,砥砺前行,最广泛凝聚起磅礴力量,奋力开创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局面,为焦作的高质量发展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