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人大常委会晒出扶贫工作“清单”
人大常委会履职尽责,用担当作为奏响了助力脱贫攻坚的时代乐章;人大代表全程参与,以代表作用引领了聚力脱贫攻坚的社会力量;人大机关联村包户,用扎实成效书就了着力脱贫攻坚的完美答卷。
近年来,温县人大常委会将服务脱贫攻坚作为紧扣县委工作大局、凝聚人心、依法履职的重中之重,作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有效形式,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彰显人大组织作为,在聚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在着力脱贫攻坚中履行人大机关职责,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一硬仗贡献了人大力量。
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彰显人大组织作为
温县人大常委会聚焦“三大攻坚”,将助力脱贫攻坚作为人大履职的重中之重,盯住不放,每年都将其作为常委会的重要议题,并且坚持每年至少听取两次脱贫攻坚专题汇报,同时立足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深度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2017年以来,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扶贫项目建设、危房改造、健康扶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情况组织调研和视察20余次。通过实地查看、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部门汇报等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方面深层次地了解掌握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近60条,逐一建立“问题台账”,督促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整改落实。对整改不及时、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明显的,进行通报批评,并下发督办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扎实高效开展。
在聚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为了凝聚脱贫攻坚合力,温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要求人大代表在脱贫攻坚中“走在前、作表率”。县人大代表李卫国建起了酸辣粉包装扶贫车间,吸纳了番田镇秦庄村19名贫困户在此就业;县人大代表张中祥的运输公司里,招收50名贫困户担任运输车队司机;县人大代表樊福玉的鞋业公司,专门设立了制鞋业扶贫车间,安置该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人;县人大代表岳卫兵的企业,为10名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县人大代表崔占福先后带动125户贫困户增收;市人大代表吕庆丰通过种业技术扶贫,先后扶持10个村涉及246户贫困户实现土地增收……2017年以来,温县各级人大代表建起扶贫车间58个,为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600余个,扶持带动50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为扶贫工作捐款100余万元。人大代表走在前,各乡镇(街道)齐行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和带头作用。
在着力脱贫攻坚中履行人大机关职责
温县番田镇段村是县人大机关分包的贫困村。该村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全村共有550户181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4户296人。几年来,温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多次深入贫困村了解村情民意,制定精准脱贫工作方案,并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逐一谋划脱贫措施。坚持每周二开展“扶贫蹲点日”和“结访解帮”活动;在全县首先发起了扶贫募捐倡议,募集扶贫资金13.62万元用于段村贫困户“六改五净一增”;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在段村,通过支部手拉手,党员结对子,携手争先创优,践行“共建清洁绿色家园,共享文明健康生活”主题。2017年以来,县人大机关帮助段村实施县扶贫办项目8个,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个,产业项目5个,总投资254.16万元;“一事一议”项目3个,总投资34.6元。县人大还从单位经费中拨付1万元,帮助村里完成了路灯亮化工程;协调相关部门新修了村内主要道路,新打机井10眼解决村民浇地问题,改建了文化广场,进一步完善段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容村貌,使该村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集体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断穷根,拨病根”的故事不断在段村上演:因为帮助建立了占地百亩的番田镇田间综合体产业扶贫基地,段村33户贫困户每年能分红近千元;通过组织实施的贫困村太极拳文化产业项目,带动15户贫困户按照贫困户分类量化积分差异化进行分红,每户每年增收约2000元;通过帮助栗振玲等建立的小手工加工带贫就业点,村里十多个贫困户有了增收门路。2019年,段村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段村党支部书记秦鸿党说,“段村能断了穷根,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温县人大机关功不可没。”段村“两委”班子代表段村群众,赠予人大常委会“精准扶贫、大爱无限”锦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温县人大正在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成效的巩固和提升工作,围绕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无缝对接进行谋划,推动产业发展,不断激发农村内生动力,为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提供有效服务。
供稿:温县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