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6人大视窗
民有所呼所盼 我有所应所为
——二〇一九年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回眸
去年,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张胜利提出“关于加强‘四好农村路’后期管护”的建议。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完成“四好农村路”提升改造2480公里。为了办好代表建议,加强后期管理和日常养护,市政府组织交通、公路、农业农村等部门认真研究,出台了《焦作市推行“四好农村路”路长制工作方案》,有效提升了全市农村公路管养精细化水平。同时,按照每人1.5公里至2公里的管护里程,优先聘用贫困户负责道路保洁、路肩整修、边沟维护等日常养护工作,既确保了道路精细管护,又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回眸2019年,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回应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关切,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让代表的呼声有回应,让人民的诉求有着落,集中解决了一批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截至目前,175件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已解决或被采纳的有138件,占总数的78.86%。
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涉及财政经济、城乡建设、科教文卫、行政司法、农业农村、旅游发展、环境资源保护等多方面。大会闭幕后,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安排部署,将所有建议分别交有关单位办理,并确定了8件建议进行重点督办。督办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采取归口督办、全程督办、领导督办、会议审议等方式,多措并举,跟踪督办,确保问题解决到位、代表满意;完善工作机制,组织代表对建议办理进行“背靠背”评价,就办理过程、办理质量、满意程度征求代表意见。
“很满意!”很多代表在接受采访时,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市人大代表王保才表示,他所提的建议多与民生有关,很多建议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在建议办理工作中,我感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诚心实意,非常重视与代表的沟通和建议办理实效”。
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
——二〇一九年市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工作回眸
作为地方性法规的统一审议机构,去年,市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紧紧围绕我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牢牢抓住提高地方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这个关键,努力当好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的参谋助手,推动我市地方立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坚持‘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地方立法原则,充分发挥统一审议法规制度的最后把关作用,突出体现民生、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立法,努力实现立良法、促善治。”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李小平说。
教育是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和建设,是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障。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积极推进《焦作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立法进程,收集各方意见建议,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在条例中明确了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职责分工,细化了规划编制程序和预留用地标准,完善了建设管理、配建移交等制度,强化了政府部门及开发建设单位的法律责任,为推进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法治保障。
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在审议《焦作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过程中,针对我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结构和用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对工业、燃煤、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开展综合防治,明确了发展集中供热、管控重型柴油车、优化交通信号、加强裸露地面治理、规划预留大气流动风道等源头治理措施,在上位法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扬尘治理措施,用法治的手段、更强有力的措施防治污染、保卫蓝天。
为提高立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创新工作方法,提前介入,精细调研,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确保立法质量与立法效率一体并举、同时发力;积极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规工作机制,消除部门利益法治化,提高立法科学化水平,弥补立法资源不足;建立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论证、立法听证、立法评估三项工作制度,以及基层立法联系点和立法基地工作规定,使立法工作更加高效规范。
《焦作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提交审议
拟从五个领域发力,助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4月29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焦作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条例(草案)》确定,从规划引导与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监督与管理等角度破除障碍、解决困难,从旅游宣传推广促进、城市旅游促进、乡村旅游促进、景区旅游促进、文化旅游促进五个领域发力,助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发展全域旅游,是我市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是实施旅游“二次创业”、建设旅游强市的必由之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发展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2016年以来先后印发意见和规划,修武县和博爱县分别被评为国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县)。但在创建过程中体制机制滞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短板、旅游用地矛盾、投融资政策不足、旅游人才瓶颈等矛盾和问题,成为严重制约和影响全域旅游发展的因素,亟须地方立法进行全局性引领规范、科学管理。
市人大常委会将出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地方性法规纳入2020年地方立法项目。市政府组织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司法局、河南理工大学相关专家组成联合起草组,对全域旅游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旅游从业者、行业协会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明确了立法目的和起草工作思路。在起草过程中,组织数十次集中研讨会、改稿会,就框架结构、制度设计、法规用语认真研究论证,并向有关职能部门、县(市)区政府和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座谈会,逐条研究分析,反复沟通协调,完善《条例(草案)》。市人大常委会民侨外工委先后召开三次立法座谈会,就篇章结构、制度设计、行政处罚、立法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初审,提出了120余条修改意见。
提交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一审的《焦作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共11章88条。
据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介绍,《条例(草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地域特色,充分在“促进”上下功夫、做文章。聚焦“促进什么”“怎么促进”两个核心问题,从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推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宣传营销联动机制、加强城市旅游发展、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突出景区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旅游发展等八个方面,解决问题、建立制度,全面促进我市全域旅游发展。
解放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开展会前集中视察
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即将召开,为更好地审议各项工作报告,酝酿、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4月29日下午,解放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驻区市十三届人大代表一行30余人,到解放区融媒体产业园、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锦祥花园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建筑科技产业园进行集中视察。
在视察前召开的座谈会上,听取了焦作市财政(国资)工作和解放区2019年和今年第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传达了《关于做好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议案和建议准备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市十三届人大代表、代表团工作人员外出请假报备工作的通知》精神。会议要求,驻区市十三届人大代表要着眼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社情民意,认真归纳和分析研究,确保提出的议案和建议内容合法、规范,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真实反映群众意愿和要求,切实提高履职效能。
视察中,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议,感受解放区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并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的经济模式表示高度认可。每到一处,代表们都认真听取情况介绍,详细了解有关项目的建设进展及项目建设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代表们表示,将立足各自岗位,凝聚智慧、形成合力、履职尽责、建言献策,为焦作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新闻
日前,孟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拳拳赤子心 情系母亲河”主题党日活动,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的科学措施。图为机关党员干部实地察看黄河湿地保护区及湿地恢复项目。 汤晓芳 摄